各参赛队、指导老师:
根据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通知,“高教社杯201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将按原计划如期进行。为做好今年参加竞赛的各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竞赛时间:2018年9月13日(周四)晚上20:00 – 16日(周日)晚上20:00。
2.“2018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赛题将于竞赛开始时(2018年9月13日晚上20:00)发布在www.mcm.edu.cn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高等教育出版社网站、中国数模网等网站。
3.交卷方式(两种方式都要交):
(1)
交给全国组委会:
·
参赛队必须在网上使用客户端提交论文及支撑材料,客户端需要绑定。在9月16日20:00之前可以提交参赛论文MD5码(建议用PDF格式)多次,但9月16日20:00-22:00之间至多只能提交一次,且此后论文不能再修改,否则论文将不会提交成功,参赛资格自动取消。
· 9月16日22:00-9月17日20:00之间提交参赛论文正文。建议大家在提交MD5码之后尽快提交论文,以免丢失。
· 注意:只要对电子文件进行了打开保存操作(含自动保存),MD5码都将发生改变,需重新上传。参赛队第一个学生才能上传MD5码及参赛论文
(2) 交给学校数学建模负责人:
·将纸质答卷一式1份(带封面即承诺书页、编号专用页,一律用A4纸,格式要严格按附件1的规定打印)于9月16日23:00以前交给指导老师签字,由指导老师交给数学建模负责人曹敦虔老师。
·同时于9月16日23:00前将电子答卷上传到我校数学建模网(http://col.gxun.edu.cn/mathmod/)。
注意:电子答卷包括:
1) 竞赛论文PDF版(不含承诺书、编号页)
2) 竞赛论文WORD版(不含承诺书、编号页)
3) 支撑材料压缩版(RAR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20M)
4. 电子答卷文件名命名规则:由题号(A或B)、参赛队号、下划线“_”和三个队员的姓名(用下划线“_”连接)构成。例如:
A201820002001_张雪_薛浩然_许丛林.pdf
A201820002001_张雪_薛浩然_许丛林.docx
A201820002001_张雪_薛浩然_许丛林_支撑材料.rar
5.在论文附录中,应给出参赛者实际使用的软件名称、命令和编写的全部计算机源程序。另外,所有源程序文件必须放入支撑材料电子版中备查,且可运行。
6.请各参赛队注意评奖规则,每个组别一、二等奖的总名额按每道题参赛队数的比例分配;但一等奖名额的一半将平均分配给本组别的每道题,另一半按每道题参赛队比例分配。
7. 请各参赛学生及指导教师认真学习全国组委会发布的如下几个文件: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报名和参赛须知(QQ群共享文件中有)、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系统使用手册(系统中有)、format2018(竞赛论文格式,随赛题发布)。
广西民族大学数学建模竞赛指导组
2018.9.10
附件1:2018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
附件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
1、纸质版论文格式规范
l 本科组参赛队从A、B题中任选一题,专科组参赛队从C、D题中任选一题。
l 论文用白色A4纸打印(单面、双面均可);上下左右各留出至少2.5厘米的页边距;从左侧装订。
l 论文第一页为承诺书,第二页为编号专用页,具体内容和格式见本规范第2-3页。
l 论文第三页为论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无需译成英文),并从此页开始编写页码;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部,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连续编号。注意:摘要应该是一份简明扼要的详细摘要,请认真书写(但篇幅不能超过一页)。
l 论文从第四页开始是论文正文(不要目录,尽量控制在20页以内);正文之后是论文附录(页数不限)。
l 论文正文和附录不能有页眉或任何可能显示答题人身份和所在学校及赛区的信息。
l 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资料)必须按下列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必须指出页码。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其中书籍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网上资源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l 在论文附录中,应提供参赛者实际使用的软件名称、命令和编写的全部计算机源程序(若有的话)。赛题中提供的原始数据不必写入附录。
l 本规范中未作规定的,如排版格式(字号、字体、行距、颜色等)不做统一要求,可由赛区自行决定(广西赛区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在不违反本规范的前提下,各赛区可以对论文增加其他要求(如在本规范要求的第一页前增加其他页和其他信息,或在论文的最后增加空白页等)。
2、
电子版论文格式规范
l 参赛队应按照《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报名和参赛须知》的要求命名和提交以下两个电子版文件,分别对应于参赛论文和相关支撑材料。
l 参赛论文(不超过20MB):除不能包含承诺书和编号专用页外,必须与纸质版内容完全一致。文件格式只能为Word或者PDF格式之一(文件后缀必须是doc,docx或者pdf之一,不要压缩)。
l 支撑材料(不超过100MB):包括用于支撑参赛论文中结果、结论的所有必要文件,可由参赛队员自行决定,通常应包含源程序、数据(赛题中提供的原始数据除外)、重要的参考资料等。请使用WinRAR软件将所有文件压缩在一个文件中(后缀为rar);如果支撑材料无法支撑论文内容,该论文可能会被取消评奖资格。
3、 不符合本格式规范的论文将被视为违反竞赛规则,可能被取消评奖资格。
4、 本规范的解释权属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
[注] 赛区评阅前将纸质版论文第一页(承诺书)取下保存,同时在第一页和第二页建立“赛区评阅编号”(由各赛区规定编号方式),“赛区评阅纪录”表格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各赛区自行决定是否在评阅时使用该表格)。评阅后,赛区对送全国评阅的论文在第二页建立“送全国评阅统一编号”(编号方式由全国组委会规定,与去年格式相同),然后送全国评阅。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填写):
2018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
诺 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站下载)。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报名参赛队号(12位数字全国统一编号):
参赛学校(完整的学校全称,不含院系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此承诺书打印签名后作为纸质论文的封面,注意电子版论文中不得出现此页。以上内容请仔细核对,如填写错误,论文可能被取消评奖资格。)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填写):
2018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 号 专 用 页
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送全国评阅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填写):
全国评阅随机编号(由全国组委会填写):
(此编号专用页仅供赛区和全国评阅使用,参赛队打印后装订到纸质论文的第二页上。注意电子版论文中不得出现此页,即电子版论文的第一页为标题、摘要和关键词页。)